象棋中兵要读卒吗怎么读 第1篇
基本下法
帅(将):帅(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仕(士)是将(帅)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有九宫内的四条斜线。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飞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炮在不吃子的时候,移动与车完全相同。当吃子时,己方和对方的棋子中间必须间隔1个棋子(无论对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种。
马: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这样,兵(卒)的威力也**增强,故有“过河的卒子顶半个车”之说。
口语歌:
马走日字,象飞田,车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路护将边,小卒一去不回还。车走直路马踏斜,相飞田子炮打隔,卒子过河了不得。
**象棋胜负判定
当棋局中出现一下情况判负,对方取胜:
将死——另一方走一步棋之后试图吃掉一方的帅(将),但该方的帅(将)却不能躲避;
困毙——轮到一方行棋,但按规定,己方无棋可走;
认输——由于子力悬殊,继续抵抗毫无意义的主动认输;长打(即长捉、长将、长杀、或一将一要杀)的一方通常判负;行棋**、**、超时等情况判负。
当棋局中出现以下情况作和:双方理论上无法取胜的简单局面;
符合“六十回合规定”——从任意一步开始,六十回合内双方均无损失一子;
一方提和,另一方同意和棋;长跟、长兑、长拦、长献、一捉一闲、或一将一闲,循环三回合后可判和。
——**象棋基础知识
象棋中兵要读卒吗怎么读 第2篇
*象棋开局技巧
开局原则和作战任务是:尽快开通车马炮各大子,合理部署子力,始终保持各子的协调与联络,并巧用各种技巧,占据制高点,达到胜利的目的。
1、知己知彼
我们在下象棋的时候,会发现,象棋对局里,双方自布阵起,对各自的阵形与子力,结构与力量对比等各种局面的静态和动态特点以及它们的归向都要从逐渐熟悉到了如指掌,进而从棋势的感觉与理解,审度与分析归纳中找出各自的争斗焦点。
下象棋的关键就是棋子的得失,以及战术向导和相应的对策等,这叫知己知彼。在进攻防御,得失利弊,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要严格把握住能胜不和,能和不负的行棋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棋枰之战与棋势之争的搏杀中,越战越勇,百战不殆!
2、阻碍敌子
由于双方在布阵过程中都首先想抢占要隘,**要线,以尽快取得空间优势。因此双方子力一旦接触,都要尽力阻拦,**,威胁,困住双方子力,甚至巧用吃子,弃子等各种有力**来争夺局面的主动权。
这时,有力面快速地阻碍敌子活动,是开通子力,占据要道的继续,为以后伺机联子配合,先弃后取地抢先夺势奠定基础,也是消灭敌子,保存自己子力有效的**之一。
3、开通子力
布阵伊始,要快速出动子力。车要通,马炮跟,兵象活,使各子出击有力,两翼子力均衡发展,尽快达到攻守兼顾,阵形协调,抢先夺势,开局主动之目的。
4、兵贵神速
是要把握好车的运用,所谓兵贵神速,就是作为棋力强的棋子,车贵神速忌迟开。
5、子力协调
出于防守和进攻的需要,布局阶段一定要注意子力的协调性。左右两翼战斗力的配备要大体上均等。切忌出现一边子力拥塞,另一边空虚的弱点,以致授人以隙。一旦出现薄弱环节,一定要很好地通过运子技巧弥补漏洞,不让对方有空子可钻。
——如何学习**象棋
象棋中兵要读卒吗怎么读 第3篇
一、学习象棋首先要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明确棋规的要求,学会记录,这样能为自学创造有利条件,不断在对局中总结经验教训,多方面吸取古今棋谱中的精华,以免走弯路。只有严格地按棋规要求自己,举子则动,落子无悔,不许回着,遵守对局时间,养成良好棋风,胜不骄,败不馁,注意品德修养,才能为棋艺和品德兼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象棋要从对局中如何抢先开始,每着棋都是为了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精练的着法把自己的子力走向主动地位,使对方子力处于被动地位,造成一种勇不可挡之势,构成取胜的先决条件。在战斗中不断扩大优势,各个击破和消灭对方的子力,最后取得胜利。这种抢先的方法就是开局法,从开局到中局到残局,都离不开“抢先”,在开局阶段就是布置兵力的布阵阶段。开局抢夺了先手争取了主动,就给胜利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首先要学会各种不同的开局法。 在学习各种开局的过程中,主要是学习各种开局有哪些特点,起什么作用。同时还要学会在开局布阵中的各种变化。总之,要学其精华,不要死记硬背套路,既要知道各种老的走法,又要不断创新,要认真学习开局中的各种经验及教训,熟中才能生巧,温故才能知新。因此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从基本开局学起,要学会抢先。
三、要“知彼知己”讲究战略战术,对方摆的是什么阵?我方摆的是什么阵?双方子力的动向,优势是什么?弱点是什么?从形势的分析到战略战术的选择,必须有根据。
避免走盲棋,始终要明确主攻的方向,从局部到整体,统观全局。 学习象棋主要是学习斗智的艺术。一盘棋要取得胜利,离不开科学的运用兵法,为了抢先夺势,就要有虚有实,有时集中兵力有时声东击西,攻其弱点,有时布下陷阱诱敌深入,或攻其不备乘虚而人。所以在学棋的过程中要智勇双全,把每盘棋为什么胜、为什么和、为什么败的道理找出来。从中找出哪些着法走对了,哪些着法走错了,对影响全局的着法要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就会抓住关键,找到规律,使自己能在战略战术的指导下行棋作战。
四、学练结合,要先熟练一种开局,确定先手走什么后手走什么。边学边对局,使自己真正学会一种开局法及其各种变化。这是学会入门,是实践的过程,不然千头万绪不能一下子都学会,只有这样学才能少而精,在较短的时间有较大的收获。 下棋实践阶段要找棋力相当的或比自己水*高的棋手下棋,不断地战胜能够胜自己棋手的过程,就是棋艺水*提高的过程。棋艺水*是否得到提高,只有在比赛的成绩上来回答。这也是检查学习是否有成效的一面镜子。
五、学会查找“官子”,学习并会应用各种实用残局,还要学会在中残局的复杂变化中审局度势,精选着法的能力。把应该走的子排排号走哪个子最好,要反复计算再决定着法。这就是查找“官子”。在看古谱或名局欣赏过程中,都要反复验证对照自己在查找“官子”方面的能力,同时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差距,在走棋过程中不断地减少或不走软着、空着、劣着、败着的同时,也就是增强查找“官子”能力的时候,也是不断提高棋艺水*的过程。
象棋中兵要读卒吗怎么读 第4篇
先手方选择
1.中炮对屏风马
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先手中炮是最直接的进攻了.这也是任何开局的基础.
只有中炮走好了,才可以走别的.屏风马是最顽强的防守,无论是对中炮还是别的开局.屏风马都可以应付自如.
2.仙人指路开局.
这是一个可以功防**的布局.可以布成中炮也可以成飞相,屏风马之类的.应仙人指路最强的应手是卒底炮.其次是进卒,飞相进马之类的.要走好这类开局一定得把中炮对屏风马搞熟练.否则很容易偷机不成.
3.飞相局开局.
这类开局明显是斗实力的.水*不高者慎用.飞相局一般很难看到大砍大杀之势.运用的是内家功夫.这对棋手的水*要求较高,基本上要掌握各种开局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感觉.
4.起马局
这类开局就是运用先手屏风马属于比较稳健的一种开局.
5.士角炮开局
这类开局也属于稳健形的,但前提是对中炮有较深的研究,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他们的差异.
6.过宫炮
此类布局为兵法上的集中优势兵力的意图.亦不太好掌握.
7.上士局此类开局现在很难见到.
8进边卒开局. 这中开局也很难见到.
——**象棋儿童入门口诀 (菁选2篇)
象棋中兵要读卒吗怎么读 第5篇
①摸子、落子、纠正错误
·摸子走子 摸到己方哪个棋子,就必须走它,除非根本不能走动;摸到对方哪个棋子,就必须吃它滁非根本无法吃到它。摆正棋子需事先说明,且是轮到自己走时才可以。
·落子无悔 只要符合规则,一旦走了棋,即不得更改。
·纠正错误 对局中,发现有着棋不符合规定,或有棋子意外地被移动位置,应从发生错误的这着棋起重新走棋。
②记录
比赛中,双方应将每步走法精确地记录下来。对局完时,比赛记录经棋手签字后交裁判员。对局中如有漏记现象,裁判员应及时提醒,并要求漏记一方补记自己的走棋时间。
③计时
重大赛事,可采用时间总计制,即开始每方在l小时30分钟内必须走40着,以后每 30分钟 必须走满20着。每一个时段内都可以多走着数,但却不能挪到下一个时段内累计。一般性的比赛,每个时段的时间则可以相应缩短些。
④封棋和续赛
比赛规定的结束时间已到,但还未赛完的情况下,采取“封棋”措施,此时走棋方可以将走法暗记在自己的记录纸上。裁判员当场把双方的记录纸和填好的封棋图装人封套封严,并在封面上记下双方姓名。封棋方、双方用时和已走的着数,经比赛双方核对无误签名后交裁判员保管。
封棋后继续比赛叫续赛。一般要在下一轮比赛前完成。
⑤限着
几出现下述3种情况之一,可以宣布“限着”。
·出现理论上公认和棋形势的残局,但一方不愿和棋时。
·一方占绝对优势的残局,但出现多次反复循环的着法时。
·一时判断不出胜负及和局趋势的残局,双方出现反复的.、无积极意义的着法达10个回合时。
在一般情况下,限着的数目为40个回合。
⑥禁止着法
凡单方面走出长将、长捉、长要杀、长抽吃等连续直接威胁对方的着法,为禁止着法。
⑦允许着法
下述情况,均属允许着法。
·长拦、长跟、长献、“一将一闲”。
·允许将(帅)步步叫吃对方的棋子。
·允许兵(卒)步步叫吃对方的棋子。
·凡一方走出“两打”,***一步是为了解“打”时,则称两打一还打。
·为了解救被捉住的无法逃跑、无子可保、陷入绝境的棋子,允许两次连续打对方直接捉子的棋子。
⑧胜、负、和
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该方算输棋,另一方则获胜:被“将死”;被“困毙”;自己“认输”;超过比赛规定的走棋时限;没有正当理由迟到,且超过了比赛规定的判负时限;封棋着法有误;走棋应变而不变等。
对局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算和棋:理论上公认双方均无取胜可能的局势;走完自己轮走的棋后,提议作和,且对方同意;对方走棋出现了循环反复已达3次,符合允许着法,又不愿变着;“限着”已满,局势仍无变化等。
⑨成绩计算
·对局记分每局棋,胜方得1分,负方得0分,和棋各得分。
·循环制个人总成绩记分法一局制比赛中,先比积分,积分相同时则比小分(即所胜对手的全部积分加上所和对手积分的一半)。若小分仍相同,则比违例次数。若违例次数仍相同则名次并列。
·积分制个人赛成绩记分法 先比积分,积分相同时则比对手分(即各自全部对手的积分总和)。若对手分仍相同则比违例次数。若违例次数仍相同则名次并列。
·团体赛成绩记分法 按各人在该场比赛得局分多少计胜负,胜得2分,负为0分,*各得1分。计算团体赛各队的总成绩:循环赛时,顺序比较场分之和、局分之和、违例次数;积分出格制时,顺序比较场分之和、团体对手分及局分之和、违例次数。
象棋中兵要读卒吗怎么读 第6篇
以下一些名词是*象棋的一些棋盘与棋子的说明:
1、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做_棋盘_,在长方形的*面上,绘有九条*行的竖线和十条*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中间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未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_河界_,整个棋盘就以_河界_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两方将帅坐镇、画有_米_字方格的地方,叫做_九宫_。
2、棋子
象棋的棋子共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十六个,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每组兵种是一样的,各分为七种:
红方:帅(1)、仕(2)、相(2)、车(2)、马(2)、炮(2)、兵(5)
黑方:将(1)、士(2)、象(2)、车(2)、马(2)、炮(2)、卒(5)
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分红棋和黑棋。
3、各棋子的走法说明
对局时,由执红的一方先行,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结果。
将或帅
移动范围:它只能在王宫内移动。
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水*或垂直移动一点。
移动范围:它只能在王宫内移动。
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沿对角线方向移动一点。
移动范围:河界的一侧。
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沿对角线方向移动两点,另外,在移动的过程中不能够穿越障碍。
移动范围:任何位置
移动规则:每一步只可以水*或垂直移动一点,再按对角线方面向左或者右移动。另外,在移动的过程中不能够穿越障碍。
移动范围:任何位置
移动规则:可以水*或垂直方向移动任意个无阻碍的点。
移动范围:任何位置
移动规则:移动起来和车很相似,但它必须跳过一个棋子来吃掉对方的一个棋子。
移动范围:任何位置
移动规则:每步只能向前移动一点。过河以后,它便增加了向左右移动的能力,兵不允许向后移动。
象棋中兵要读卒吗怎么读 第7篇
趣味玩法:将棋子朝下摆放在四方格里面,只需使用一半的棋盘方格摆放,依照顺序每人每次翻开一个棋子,第1次翻开的棋子是红,那对方就算是执黑棋。吃子的顺序按照大可以吃小的走:帅(将)-仕(士)-相(象)-车-马-跑(炮)-兵(卒)-帅(将),兵(卒)只能吃帅(将),遇到其它的棋子都会被吃掉。帅(将)可以吃掉除了兵(卒)的其它所有棋子。一样大小的棋子可以一起碰掉。每次只能走一个方格,大的遇到小的就能吃掉。将对方的棋子吃完即为赢。
*象棋的行走规则
兵、卒是永远不能后退的。在没过河界之前,兵、卒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过了河界之后兵、卒可以选择往前、左以及右行走。每次只能行走一步。
炮的'灵活性比兵卒好得多,它可以横*、竖直的行走,没有格数限制,但不可以走对角线。炮吃棋的话,中间必须要有一个其他的棋子当“炮台”。
车和炮的走法一样,可以横竖直走,没有格数限制,但不可以走对角线。不过车吃棋的话没有其他条件限制。
马的行走范围无限制,可以穿过河界,而且可进可退。
象的主要任务是防守,所以不能越过河界,只能在己方这边行走。
士(仕)是帅(将)的贴身保卫,只能在”九宫“之内行走,而且它每步只能走一个小格子的对角线,不能*移,可进可退。
帅(将)也只能在”九宫“之内行走,帅(将)只能走直线,而不能走对角线。而且每步只能跨越一个小格子。帅和将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碰面”,帅和将之间必须有其他棋子。如果碰面了,先到者可以将后到者吃掉,棋局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