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宝宝怎么写 第1篇
孩子并没有一套成熟的逻辑思维方式,很容易转导推理和反驳。众所周知,黄磊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大女儿多多如此知书达理,离不开他的谆谆教导,然而,对小女儿的教育却让他苦恼。一次,他在微博上发言,小女儿不好好吃饭,自己在家教导她,说:“不能浪费粮食,因为那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浪费了以后就吃不到了。”女儿的回复却不走常理:“正是这样,所以我不浪费糖果以后就能吃到很多的糖对吗?”黄磊急忙转换话题说:“我不能浪费,因为动画片里公主都不会浪费的呀。”女儿回复:“公主根本不吃饭啊,她在忙着拍戏。”黄磊顿时语塞,觉得再说下去就会陷入无限的死循环。说实话 有时候对宝宝讲道理,浪费了大半天口舌,而她早就忘了你开始在讲什么了。
一味地对宝宝讲什么事情不能做,往往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的排斥。既然讲道理没有用,那么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向他们示范该做什么。
打开宝宝怎么写 第2篇
另一档亲子节目中,胡可带着儿子去超市购物。说好了只给小鱼儿买一个玩具,但买完后他看到琳琅满目的货架又后悔了,不断地让胡可给自己买另一个玩具,胡可不理他,于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又哭又闹。这下胡可蹲下来,抱住满脸泪水的他,告诉他,我知道你想要更多,没关系的咱们下次再买。过了一会小鱼儿就释然了。
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待发展的,但他的认知能力很强,能够判断出谁是大人谁是小孩,以及什么样的表情是愤怒的,什么样的表情是善良的。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大人不要显露出不悦,蹲下来安慰他的情绪,或者抱住他。这样一来,他心理上的恐惧会减少,也会认同你的共情能力,你再示范他如何做,就会更容易被接受。
打开宝宝怎么写 第3篇
根据儿童自我中心论,2~3岁的宝宝已经有自己的意识,他们为了强调自我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经常会做一些令人捉摸不透的逆反性行为。一个小女孩哭闹着要吃零食,妈妈买回零食亲自把封口打开,让女儿伸手去抓。但女儿激动地抓了一把就扔在地上,妈妈告诉她:“宝宝,不能浪费食物,扔掉你就吃不了了。”小女孩听了,干脆把一包零食都给扔了,哭闹得更厉害了。后来经过对孩子行为的观察,这位妈妈发现,原来,女儿扔零食是怪她私自拆了零食的封口,在孩子的世界里,自己的东西自己做主,即便是妈妈也不能插手,再给她道理,她会觉得是在侵犯她以自我为中心的小世界,所以生气的更厉害。
打开宝宝怎么写 第4篇
人们常用三岁小孩来形容那些听不懂人话的人,其实不无道理。根据儿童行为学,三岁以下的宝宝对外界事物的理解能力基本为零,所以即使你说过很多遍的道理,他们也会一犯再犯。比如妈妈有事要外出,准备把小宝宝交给其他人来照顾,走之前苦心孤诣地对他说:“宝宝,你在这里等一下,妈妈等会回来给你买糖吃。”他欣然答应,但在见不到妈妈之后又瞬间哭了起来。由此可见,宝宝并没有完全理解妈妈的话,也不理解时间和耐心这个概念,说了也是白说。
打开宝宝怎么写 第5篇
不超过三岁的孩子,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点滴的成长和进步进行鼓励和表扬,会促使他变得乖巧和听话。但如果孩子任性不守时,需要夺走一点他的快乐,予以惩戒。这样一来,他就会知道真正的规则和标准是什么样的。就比如,孩子沉迷于玩具时,可以为他制定每天玩的时间,如果时间到了他还在玩,可以暂时无情地没收起来,并告之,只有等他自己愿意遵守规定时才可以继续玩。耐着性子多等几次,他就会照你说的做。我想对于我想对于上面宝宝喜欢浪费食物的情况,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