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英语怎么读(热门4篇)

个人学习 62 0

银河英语怎么读 第1篇

如果说Nick让我有一次认识到自己词汇的不足。Steve就是用他的行动告诉我遇到生词该怎么办。

这个哥们中文说的不错,有一天我们去了四川成都的”白药厂“,就是清朝末年建的兵工厂,生产些枪支弹药等等。

在门口,他盯着一块中文牌子发呆。如下:

他不可能看的懂吧,里面的用语这么“古代_。生词问题这回该难为外国人了!他会选择放弃呢?还是...? 只见他双眉紧皱,然后小心翼翼的一字一顿的读那些文字。遇到生词卡住了,他就拿出手机,一顿狂查字典,然后再问我他理解的对不对。

我的心突然被感动了。是呀,哪有什么天才?哪有什么窍门?虚心的承认不足,愿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才是王道!这道理看来中外通用。

那天我们还聊了很多,他也在无意中教会了我许多单词。晚上回到家,我把当天所学做了个总结跟他分享,我们彼此都有所获益。

于是,从那以后,我开始了一个新的习惯--凡是我遇到的不会的单词我都尽量记录下来。

写在结尾:

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学习者,二十年来,我就是这样跟生词摸爬滚打过来的。有时想想,生词也没那么可怕。因为:生词最多的时候,往往就是进步最快的时候。

银河英语怎么读 第2篇

当我回国以后,我又考了一次托福,这次由于实力和方法双项加持,我考出了104分的高分,其中阅读和听力都是满分。在考场我的状态不再是天旋地转般的头晕,而是像看报纸,看杂志般的泰然和惬意。没错,我有点得意了。托福阅读既然已经满足不了我了。在美国的学术教材也不用再看了,我给自己来了个新的挑战--名著,英文原版名著。

其实,我第一次买纯英文的书是高中的时候,在四川成都的外文书店。当时,由于哈利波特很火,我就买了一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这本书我一直留着,据Nick(后面会提到)说,这本书现在收藏价值极高。

我读完了此书嘛?答案是没有,直到今天都没有。原因主要是当年翻开这第一页,我就知道,读不下去。太多单词不认识了!今天还没读的原因是,哈利波特对我来说就是跟风,连中文版的我都没读过。

后面我买的名著是《双城记》,狄更斯老爷子的作品。

我读了3页就放弃了。原因还是太难了,从批注中你就可以看到,我很多单词都不认识。你可能会问,怎么托福阅读满分的你还读不懂狄更斯呢?咱们都还是太年轻了!

据一份可靠外国资料显示,英语单词总量在50万左右,而英美人士日常交流只用5000,1%而已。丘吉尔素以词汇量大著称,因为他在写作中运用了高达6万个不同的词汇。而我们的狄老爷子想必也差不到哪里去。我想3万总是有的,而且他的《双城记》出版于1859年,相当于清朝末期。所以无论是当时的用词习惯和文化背景离今天都很久远,词汇量匮乏再加上文学素养浅薄的我能读三页,其实不算差了。

所以,怎么办呢?哈利波特也不行,双城记也败北。好在爱情助我一臂之力,让我打了一次胜仗。那段时间,我在网上搜呀搜,找到了一本爱情小说,虽然其中也有许多单词不认识,但是猜的出来,因为,爱情不就是那么回事儿嘛,难不倒血气方刚的我^_^。书名搞忘了,故事情节也搞忘了,唯一记得的是,那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读完一本原版英文小说。

我有了信心。有一天在旧书摊找到一本《邓肯自传》,也读了下来。

邓肯自己并非作家出生,所以用词大体接近口语,而且里面很多对生活,事业,感情的描写,正合当时我的胃口。文章读下来,除了阅读能力和信心提升了不少意外,我也差点想去学跳舞了。

后来我又接触到一个叫http://www.的网站,里面都是些中日韩的爽文翻译过去的,比如《斗破苍穹》《盘龙》《逆天邪神》这些。

读这些爽文很快乐,很投入,很上瘾。记得几年前微信朋友圈流行英文阅读打卡,什么我一天读了1000多词的文章呀,一个月读了两三万的呀。我只想对他们轻蔑一笑,两三万是我巅峰时期一天的量。这些书真的很适合跟我水平差不多的中国人读,因为里面虽然还是又很多不认得的单词,但几乎都猜得到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有次我读到主人公在庙里面烧一个叫incense的东西来祈福。我会心一笑,秒懂!你看这连查字典都省了,还能增长词汇量,不可谓不是一条解决生词的康庄大道。

后面我又一次次上演以前看过中文版的,现在再来看一遍英文版的把戏。

银河英语怎么读 第3篇

当然这种战术也不是万无一失。因为正当我为自己的“钉子精神“沾沾自喜的时候,我遭遇了一场失败。现在回想起来,那痛苦的经历还是让我终身难忘。

事情发生在2010年。

当时学校有两个名额去美国大学当交换生,这对于我来说很有吸引力,因为我一直梦想把英语学到绝对标准,母语水平,没有一句话我听读懂,没有一篇文章我看不懂。没错,这就是我当时的源动力。而去美国,显然可以更好的在语言环境下磨砺自己。

另外,一旦选中,学校还将提供10万元的生活补助,这对于非富二代的我更是一剂强心剂。

然而,要考托福。我从来没有听过什么是托福,我以为就是一个普通的英语考试。当我第一次坐在电脑前,花了接近4个小时的时间,完成第一次模拟测试成绩出来了,我坐在座位上,久久不能动弹。我想哭,但是又没有眼泪。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次测试的体验。因为我描述不了,我知道我啥也没看懂,啥也没听懂。我不知道为何文章可以那么长,里面的生词可以那么多,多到每句话里都有生词。我感觉我又回到了最开始学英语的啥也看不懂的时候。

但我真心想去美国学英语。所以,我到底该怎么办呢?我用回了原来的查生词,理解,然后朗读的方法。然而,行不通!因为第一,里面有很多学术性的生词,要真的搞明白太难了。而且就算搞明白了,它的重复率很低,也就是说不像常见的单词会反复出现,它们可能就出现那么一次。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时间不待人,我当时4月份要成绩,而2月份才开始准备。短短的2个月,我是不可能像以前那样细致的对待每篇文章的。那怎么办呢?

我决定调整战术!

我暂时放下了做真题的练习,因为反正我也基本明白托福考试到底是什么,难度如何,考哪些。我把全部的宝压在了一本单词书上,《轻松背完3000单词》(书名大概如此)。当时正值过年期间,本来我要回老家过年的,因为考试离得太近,自己又差距过大,所以决定不回老家,就在家里背单词。我说过,以前我都是精读,而且查字典都尽量英英,但面对3000个单词,讲究慢工出细活显然已经不切实际。我就囫囵吞枣的背,快马加鞭的背。实在背累了,我就让我妈帮我抽背。2个月,平均每天8小时,硬生生把单词书过了两遍。

效果是惊人的,2个月前我第一次测试考了60多分(预估,口语写作自评),2个月后的实际考试中,我考出了90分的成绩,总分120。这个成绩当然不是顶尖,但当年上一般的美国大学足够了。后面我留学回来遇到一个英语过了专业8级的刚毕业的同事。他说上个月考了托福,得了89分,还行。

说回那本词汇书。那本书严格来说不是专门用于准备托福的,为了找到它,我去了趟二手书店。

我原来的那本书不在了,取而代之的都是这些备考专业词汇书。我想当年如果我用这些书可能效果会更好。从这些书名大体可以看出,枯燥的单词背诵和急迫的考试过关需求是不分彼此的。但很多人以为临时抱佛脚,考过了考试就真正的掌握了这些单词,英语词汇量的问题就一次解决,一劳永逸了,他们是会付出代价的。

我知道,因为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银河英语怎么读 第4篇

就当我觉得英语阅读单词问题彻底解决了,自己词汇量很大了,我遇到了一个英国人,叫Nick。他跟普通老外最大的不同是,他喜欢写作,最近在写一本小说,要我帮着在出版前提提意见。

当我打开他电脑上的word文档的时候,我生气了。因为毫无疑问,我又有许多单词不认识,而且是在第一行,这实在让我难以读下去。更可气的是,以前我遇到生词只能怪自己才疏学浅,想各种办法蒙混过关。但今天,就在我旁边有一双期待的眼睛,而这双眼睛的主人就是生词的制造者。我有了上去揍他的冲动。。。

冷静下来后,我象征性的问了他一些关于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呀,人物设定呀,然后不好意思的告诉他,”其实我没怎么看懂“。然后指着第一行的几个单词,求他帮我解释。

他把我看的过高了,以为平常我跟他用英文自由的交流,就代表我可以看懂一个50多岁的英国英语文学专业的人写的文章?我自知还没这个实力。但是,他不知道,然后还一个劲儿的跟我推荐他喜欢作家。我临走时,他借给了我一本书,《The Hitch 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这本书到今天为止我才看了1/5。而我对付里面浩如烟海的生词的办法要比我读《双城记》好些。因为我会经常问Nick,里面的故事梗概呀,英式幽默呀。有时读着读着,我还能发出笑声。是的,我的硬实力有了些许的增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