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正负极怎么写 第1篇
根据维基百科(搜索关键词为Anode):
根据上述收集的资料,总结后得出定义,如下:
Anode: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失电子)
Cathode: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得电子)
Positive:正极,电势相对较高的电极
Negative:负极,电视相对较低的电极
所以说,电池的阴极阳极和正负极之间是没有必然关系的
总结就是说,电池的正负极是由电极材料的标准电势所决定的,无论是充电还是放电,电池的正负极都不改变。
但是阴极阳极是会因为充电或放电改变的,即:
电池在放电时(相当于原电池),阳极相当于负极,阴极相当于正极;
而电池在充电时(相当于电解池),阳极相当于正极,阴极相当于负极
原电池正负极怎么写 第2篇
那么,对于二次电池而言,究竟该如何标注呢?
不变的正负极,伴随充电或放电过程而改变的是阴极/阳极的身份
根据刚刚提到的知识点,即阴极阳极、正负极的定义:
Anode: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失电子)
Cathode: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得电子)
Positive:正极,电势相对较高的电极
Negative:负极,电视相对较低的电极
以及对于二次电池而言:
电池在放电时(相当于原电池),阳极相当于负极,阴极相当于正极;
而电池在充电时(相当于电解池),阳极相当于正极,阴极相当于负极
想必你以及可以很轻松地在中文描述中区分和使用这些名词了
参考维基百科的这副图,想必你也可以轻松地画出正确的英文图例了
这部分就存在一些小问题了,不过只要小心点也不至于弄晕
同样是来自维基百科的资料:
“电池制造商可能将negative electrode视为anode,特别是在他们的技术文献中。 尽管在技术上是不正确的,但它确实解决了二次(或可充电)电池中哪个电极是阳极的问题。 使用传统的定义,阳极在充电和放电周期之间切换。”
对此,我的理解是:阴极/阳极在充放电周期间会切换,比如说,放电的时候石墨负极是anode,充电的时候石墨负极是cathode,这样文章里也很乱啊。所以目前在论文的文字描述中,anode默认指的是negative electrode,比如石墨负极的翻译就是graphite anode
但是论文的图片描述上依旧会分清这个概念,anode必然是失去电子的那一极。大多数人会只画二次电池放电的那个示意图,这时候negative electrode也是anode,可以规避很多问题。小部分人在画电池充放电示意图的时候,会将其标注为negative electrode和positive electrode,也避免谈cathode还是anode。不管怎么说,示意图上anode都得是失去电子的那一极
欢迎批评指正~~有问题欢迎评论区讨论,一起学习~~
原电池正负极怎么写 第3篇
那么对于二次电池来说是怎么样的呢?
在此之前我看了好多文献,有些的确让人云里雾里的,首先来看一些错误示范
这幅图中电子是流入左边电极的,所以左边电极得到电子应该做的是还原反应,根据开始时我们搜索到的资料,Cathode: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得电子),那么就是此时左边的电极应该是阴极cathode,但是图中写的是anode
根据最开始时所提到,我们知道:
Anode: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失电子)
Cathode: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得电子)
而在这幅图的右图中,Anode阳极得到电子了,与其定义不符合
根据定义,Anode: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失电子),此说法却说阳极得到了电子
阴极阳极的定义全看电子走向,失去电子的必然是阳极,而得到电子的必然是阴极。正负极则是看电势高低确定的,也就是说,负极可能得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负极可能是阴极,负极也可能是阳极。正极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