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怎么读(优选5篇)

个人学习 66 0

建始县怎么读 第1篇

2012年,获“湖北省旅游强县”称号。

2021年3月,建始县红岩寺镇、三里乡、景阳镇顺利通过省级卫生乡镇复审,78个村(社区)荣获“省级卫生村/社区”、41个单位荣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2年1月,获评2020年度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荣誉称号;11月,建始县入选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3年3月,建始县人民医院获评“2022年度全省平安医院创建活动表现突出集体”。

景阳河段

西南官话使用人口超过亿

马坡茶、景阳鸡、关口葡萄、建始猕猴桃、湖北贝母、恩施土豆等地方标志性农产品

用黄豆磨成的未经过滤的豆汁,烹煮时加入菜末和盐

双寨子、龙家坝、大树垭

今重庆市巫山县,1952年以前隶属建始县

建始县怎么读 第2篇

建始县位于宜昌市和恩施市之间,处在湖北省进入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上。境内拥有一条沪渝高速公路、一条安来高速公路、一条国道318线、一条国道209线。宜万铁路贯穿全境,设立的建始站可以全程高速直达恩施许家坪机场。交通以公路为主,截至2022年末,公路里程共公里,公交车线路21条,公共汽(电)车运营车262辆,出租车116辆。

建始县总通车里程为4939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4516公里。县道由4条144公里增加到11条336公里,乡道由41条397公里增加到127条1346公里。业州大道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城区中轴线,贯穿全城,道路两侧也是建始县的商业集聚区。建始大道是一条城边快速公路,连通了长梁和城区,由于长梁周边地势相对平坦,未来该地是建始县扩张的重点区域。

建始县的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有序,339省道鹤峰邬阳至建始官店公路建始县官店至板板沟段大坪至殷家坪段(K39+000~K49+段)已完成建设,462省道建始高燎至赵家湾段改扩建工程已完工。

高速公路方面,围绕安来高速(G6911)、G209 绕城线“两轴”路网建设,拓展城市骨架,将沿线村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加快“三组团”建设,统一布局、统一管控,打造规划区外循环;

截至2022年,十四五规划中,宜万铁路高坪站、银百高速建恩段建成通车;计划打造区内循环主要围绕金建大道-火车站连接线、G209茅草坝至大堰段、红土北路、松坝大道、广润四桥(水上乐园—七里坪社区)重点地段人行天桥等路网建设。宜万铁路在建始境内里程公里,53座桥梁、32个隧道,途经高坪等4个乡镇28个村、12所中小学校、9个废品收购站。

截止2022年末,建始县有公交车线路21条,公共汽(电)车运营车262辆,出租车116辆。公交车线路19条,公共汽车运营车辆增至268辆,较上年增长增加176辆;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110辆,较上年增长10%;

截止2019年,建始县营运客车达到473辆,其中:中高级客车97辆(占客车总数的20%),营运货车达到1448辆,同比分别增长、。共有客运站9个,客运企业9个、农村客运候车亭98个、招呼站276个。开通客运班线52条,其中:已在155个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班线31条。符合通车条件的乡村客运复盖率达100%。

建始县怎么读 第3篇

建:会意字,从廴从聿,《说文解字》释义“立朝律也”;《易·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建,建置万国;《广雅》释义“立也”,引申为“建立、创设”。

始:形声字,从女,台声,本义为“开端、最初”;《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始,万物有了开始。二字合为一词,最早见诸汉成帝刘骜年号。

查阅西汉皇帝年号,用“建”或“始”的也不在少数,可见“建始”为汉晋时期的常用吉祥语。此县名既包含“建县伊始”之意,也寄托了在三国魏晋战乱频仍时代能够“新政祥和”的寓意。“县”属于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建始县怎么读 第4篇

建始县位于湖北南边陲、武陵山腹地,位于东经109°32′至110°12′,北纬30°03′至30°54′之间,东连巴东县,以野三河为界;西接恩施市,以太阳河为界;南邻鹤峰县,以长河、茶寮河为界;北与重庆市奉节、巫山两县接壤。县域版图形似蘑菇,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南北长89千米,东西最宽千米,最窄千米。

建始县境地处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跨大巴山脉南缘分枝末端与武陵山脉分枝余脉结合部,经受地壳运动次数较多,地壳断陷和抬升显著。以褶皱为主,属构造、侵蚀、溶融等体系的结合,山体走向NE至SE向,与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南北两端以构造作用为主,有强烈的侵蚀切割作用,有古老的高原和平缓起伏的岗峦,基岩为碳酸盐类的山峦,峰顶浑圆,山脊轮廓缓和,山坡以阶梯状坡形出露较多;基岩为砂页类岩的山峦,山峰尖棱,山脊陡峭。

建始县属于典型喀斯特地貌。清江横穿县境,把县境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清江以南属于武陵山脉,清江以北属于巫山山脉。巫山山脉从建始县北部与重庆市奉节、巫山两县交界地带入境,绕伸东南,构成县境山脉主干,再分成数支,呈北东——南西走向伸展至清江北岸;武陵山脉系云贵高原余脉东延部分,由东南——西北走向,沿县境与恩施市、鹤峰县交界地带延展至清江以南。县境北部,最高点为太平峰,海拔米,系全县最高点,最低点为长梁乡细沙村水井槽,海拔287米;南部的最高点为建始县与鹤峰县交界处的鹰嘴崖,海拔米,最低点为野三口,海拔213米;全县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高程相差米。主要有断陷盆地、断裂地带和丹霞地貌。

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年均气温10℃~16℃,年均降雨量1000~2 000毫米。由于地形复杂,县内居民习惯将全境分成低山(海拔800米以下)、二高山(海拔800--1 200米)、高山(1 200米以上)3种气候类型。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逐步递减,递减率为:低山0. 67℃/100米,二高山℃/100米,高山0. 69℃/100米。

低山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年均无霜期260天,年均气温℃;二高山地带,气候温凉,年均无霜期233天,年均气温℃;高山地带冬长夏短,春、秋无明显区别,气候冷凉湿润,年均无霜期203天,年均气温℃;老高山地带冬长半年左右,春连夏无秋,气候寒冷,风雪凌大,常有浓雾笼罩。受地形地貌、太阳辐射强度、土壤湿度、植被密度、风力大小等因素影响,县境内还具有谷地气候、凸地气候、坡地暖带等多种小气候特征。

县境相对湿度随海拔高度和季节变化各异,基本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低山地带年均相对湿度为80%,二高山地带年均相对湿度为82%,高山地带年均相对湿度为85%。低山地带,冬季的相对湿度大于春、夏、秋季;二高山和高山地带,下半年的相对湿度大于上半年。建始县境雨量丰沛,年平均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

根据全县气候特征,大体可以将全境划分为6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性气候区:马水河流域温暖区、西北温凉区、东北温凉区、中部温和区、清江台地温暖区以及东南温凉区。

水文

建始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04条,除火龙河属于长江水系以外,其他河流均属清江水系。河流总长853. 65千米,其中主要河流有清江景阳河段、野三河、马水河、太阳河、东龙河、闸木水河、刀龙河、伍家河、猪耳河、火龙河等10条,流域面积均在100平方千米以上。河网密度千米每平方千米。野三河全长28公里,蜿蜒在建始与巴东相交的峡谷间,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罕见的一条具有原生态环境的河流。由下而上依次分为野人峡、野水峡、野山峡。

石牌湖,是建始县唯一的湖泊。其位于建始县三里乡与红岩寺镇交界处,339省道、209国道穿村而过,距沪蓉高速红岩寺收费站仅500米。2023年来,三里乡发挥石牌湖社区区位、资源优势,打造全县首个自主经营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石牌运动公园。

按中国统一分区,县境属裂隙岩溶水区(Ⅱ区)。地下水总储量达亿立方米,但分布不均匀,潜水层深,岩溶、裂隙溶洞管道发育,暗河伏流较多,构成地下水排泄通道,一般难以开发利用。

水利

建始县有中小水库15座,各种饮水池万口,建塘堰994口,蓄水亿立方米,渠道281条,350公里,有效灌溉面积只4万亩。2023年度,已有小河沟水库、黑沟水库、舒家湾水厂及管网、长梁镇双河口供水工程等十多个水利项目完成了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

2023年4月,建始县小河沟水库工程建设正式启动,为V等小(2)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为万立方米,主要建筑物等级为5级,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均为5级,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最大坝高为米浆砌石重力坝一座,新建管线千米。工程建成后,将解决长梁镇卸甲坝村、天生桥社区、罗家嘴村、东门溪村、杨家坦村、茶豆坦村、火龙社区及二台子村 8 个村、共计 14000 人的居民生活用水。

建始县高山、二高山地区土壤均为山地黄壤、黄棕壤,含丰富的硒、钙、镁、锌、铁、硼等微量元素,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团粒结构好,透气性良好,pH值—左右。属于相对湿度大、雾,阳光充足的山地,并且土壤肥沃、含腐殖质多、湿润、疏松、排水良好,土壤属于酸性、微酸性和中性。

土地资源

现有耕地面积为399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人均占有耕地亩,旱地面积28680公顷,占耕地面积;林地162933公顷,占土地面积的;园地2020公顷,占土地面积的;牧草地872公顷,占土地面积的;水面1393公顷,占土地面积的。建设用地101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未利用用地457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矿产资源

境内硒资源出露面积近480平方公里,是国内连片面积最大、平均硒水平含量最高的富硒生物圈,土壤平均硒水平含量,有“富硒王国”之称;全县已发现的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煤、硫、铁、硒、铅、锌、铀、石灰石、陶土、硅石、铝土、紫色砂岩、大理石、东湖砂岩、石英砂岩、五花岩、磷石、石膏等20余种,占全县已发现矿产109种的19%,占全州60种的31%。建始县以煤、硫、铁、硅、石灰石等储量最大,尤以煤、铁、磺蕴藏量大,分别占湖北省总储量的13%、23%和,为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铁矿总储量24亿吨。

水资源

境内水资源丰富,2021年年降雨量毫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万千瓦,可开发量9万千瓦。

河网密度千米/平方千米。大气降水的形成径流,年总径流量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亿立方米(不含清江景阳段过境客水62. 13亿立方米),占降水量的66%;入渗补给地下径流亿立方米,占降水量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万千瓦,可供开发17万千瓦。多年人均拥有淡水量约5 10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拥有淡水量约7万立方米。

县境属裂隙岩溶水区(Ⅱ区),地下水总储量达亿立方米,县内地下水出露点有高岩子林场老龙洞伏流、业州镇九股山姊妹洞伏流、七里坪米水洞伏流等30余处。

森林资源

截至2020年年末,建始县森林面积千公顷,森林蓄积量12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全县完成人工造林657公顷,封山育林2287公顷,退化林修复600公顷,人工更新4公顷,森林抚育6000公顷。石漠化综合治理人工造林160公顷,当年新封育林1269公顷。

建始县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生产、科研基地县,人工营造日本落叶松用材林达20万亩,建成了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和基因库,森林覆盖率达。

植物

建始县有维管束植物约200科近700属1400余种,其中主要用材树种、经济树种52科、115属、231种,干鲜果类14科、24属、60余种。建始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有62科,是我国南方日本落叶松科研基地,其中经济林主要有油桐、茶叶、五倍子、柑桔、核桃、漆树等。拥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紫薇等古树群落10个,全县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595株。

动物

建始县有野生动物27目77科318种,其中兽类7目23科62种,爬行类3目4科24种,鸟类15目41科207种,两栖类2目9科25种。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20余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种。境内珍贵的野生动物主要有金钱豹、麂、猕猴、香獐、穿山甲等,均已受到有效保护。鸟类有207种,红腹锦鸡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截止2023年,红腹锦鸡已有150多只。

自然保护区

截止2022年,建始县暂无省级自然保护区。建始县于2011年正式启动野三河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

野三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建始县中东部,以野三河西岸、清江流域及青龙河两岸为主,横跨高坪、花坪、景阳、官店4个乡镇,面积20余万亩。总面积11428公顷,其中核心区4081公顷,最高海拔1715米,最低海拔401米,海拔高差达1314米,森林覆盖率88%。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74科615属1240种,其中蕨类植物20科32属46种,裸子植物6科16属27种,被子植物148科567属1167种;有国家珍稀保护植物6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种,属于一级保护的植物有3种:南方红豆杉、红豆杉和光叶珙桐。保护区内共有野生动物27目77科318种,其中兽类7目23科62种,爬行类3目4科24种,鸟类15目41科207种,两栖类2目9科25种。

根据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的数据,建始县的主要灾害类型包括洪涝、干旱、高温、森林火灾等。洪涝灾害在建始县发生的频率较高,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由于降雨量较大,河流水位上涨,山洪来袭,城区内涝严重。干旱灾害在建始县时有发生,特别是在9月份。伏旱、寒潮、春季低温、连阴雨、暴雨、大风、秋风、冰凌、冰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1986年,县境自然灾害严重,入春小麦遭受病虫害;7月15日至25日遭受暴雨袭击(总量220毫米);8月7日遭特大冰雹袭击(最大颗粒重50克),农作物受灾面积11819公顷,成灾面积7546公顷,粮食减产1725万公斤。

1991年,业州镇出现瞬间24米每秒大风(相当于9级),全县遭受特大冰雹、风灾。

2023年7月4日,建始县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罗家嘴村辖内有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等险情的预警,在本轮强降雨过程中,建始县共倒塌房屋7户21间,严重损坏7户14间,一般损坏13户16间,紧急避险转移3000余人,全县无人员伤亡。

建始县怎么读 第5篇

202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亿元,总量居全州第 4 位,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 ,增速居全州第 5位。三次产业实现全面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全县财政收入总体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地方财政总收入 亿元,同比增长 。

建始县的第一产业以烟叶、茶叶、蔬菜、林果、药材、畜牧业等为主导,特色产业发展中将魔芋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是中国优质白肋烟出口基地县,白肋烟常年种植面积在6500公顷左右,年产优质白肋烟10000吨以上,其产品陆续销往美国、法国、日本、中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烟草王国”之美誉;是全省的魔芋大县,全县60%的耕地和40%的可开垦荒地适宜种植魔芋,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达8万亩,已形成芋角、魔芋精粉加工生产线,产品销往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区;还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生产、科研基地县。同时建始县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生产、科研基地县,人工营造日本落叶松用材林达20万亩,建成了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和基因库,森林覆盖率达

到 2020 年末,全县粮油种植面积90 万亩,总产量达到万吨,产粮、产油大县地位进一步稳固;全县牧渔业总产值达亿元,连续 10 年保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地位;全县各类特色产业面积达到 万亩,其中规模化板块基地达 35 万亩,产值约 亿元;全县共认证农产品“三品一标”23 个,注册商标 2409 件,与“十二五”时期末同比增长 ;形成猕猴桃、茶叶、葡萄、桃子、甜柿、枸杞、药材等特色产业专业村 200 多个;农业企业达 100 余家,其中州级龙头企业19 家,省级龙头企业2- 9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1415 家,其中,州级以上专业合作社共37家,国家级 2 家、省级 8 家;种养大户800 多家,注册家庭农场397 家。

第二产业形成以水力发电、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制鞋、医药制造业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2010年,共招商入园企业22家。在培植铁矿、电力、煤炭、电子、富硒食品、建材六大工业支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工业结构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了资源型、特色型、输入型等三大工业体系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较“十五”期末增长倍,年均增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是“十五”期末的倍,年均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家,较“十五”期末增加46家。

到2020年末,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8 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口径当年价)达 亿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县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达到 3335 人,“十三五”时期全县申请专利771件(其中发明专利 173 件),授权专利422 件(其中发明专利173 件),分别是“十二五”时期的 倍和 倍。

建始县第三产业以旅游文化、贸易为主导产业。现已经建成野三峡旅游区、地心谷旅游区、朝阳观景区、长岭岗景区、鸡公岭攀岩运动基地、店子坪红色教育基地等景区,全县共有省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村79个,中国气象学会授予建始县“中国生态气候康养金地”称号。截止2022年末,五年累计接待游客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亿元,与“十二五”末相比分别增长、。

2010年,获得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达13家,年出口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3家,超过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家。“十一五”时期,全县外贸出口累计完成4223万美元,是“十五”时期的17倍;招商引资(内资)累计完成亿元,是“十五”时期的倍;直接利用外资累计完成674万美元,是“十五”时期的倍。

随着抖音直播带货悄然兴起,槐坦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利用抖音直播带动了该村农产品的大销,销售的产品从红薯、土豆、辣椒、番茄等农产品到土家腊肉、土鸡等土家特产品。目前,槐坦村通过抖音直播带货,线上线下年收益达到了近1000万元,为移民增收拓宽了新的增长极。

建始县没有经济开发区,只有一个工业园区。建始工业园区位于建始中心城区北部,紧邻 G209国道,总投资 13亿元,规划面积公顷,打造以新型建材、阀门制造、生物医药和富硒食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园区,是建始县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能转换的新平台,也是建始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新驱动孵化中小企业的产业基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