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怎么写鲁班鲁班鲁班 第1篇
《鲁班和橹板》片断赏析
在学习鲁班究竟是如何发明出橹板时,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第3、4自然段,然后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好词好句:出神地忽然眼睛一亮马上找来通过让学生做动作,发挥想象,身临其境地体会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美好品质。然后再让学生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动手画一画鲁班发明的鲁板,深刻体会这种既省力又轻巧的鲁板给老艄公带来的方便和实惠。从而使学生明白只有勤思好学,动手实践,才能学到知识,有所收获。
自评:
这是一个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例。教师紧紧围绕重点环节——鲁板发明鲁板的过程,让学生反复品读,在好词好句的赏析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而学生合作学习画出鲁板的学习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同时,求知欲也使他们在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保持长久的兴趣。
鲁班怎么写鲁班鲁班鲁班 第2篇
短短的初中三年的时光已如风般悄然逝去,而那些青春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每当独自一人时,眼前总会像放电影一样,闪现出曾经的一幕幕,或是某一次运动会,或是一次小小的争吵,或是一次和老师的短短谈话,亦或只是一次的简简单单的几句调侃...
在初中,我们的班几乎被公认为是全年级最乱的`一个班,因为我们班经常出现打架事件,或有些坏事总能牵扯到我们班,而我们的平均成绩也总是倒数(即使班里有几个顶梁的精英。除此之外,我们班的风气似乎是最不好的,在初一时曾几次众人抵制班主任,黑板上写满了尖锐的字眼;在一次两个班之间的拔河比赛中,我们故意输给别人好让班主任难堪...
但有时我们班同学的行动也是别的班所想不到的。
在初二时,我们换了个班主任,也是教英语的,她是个很要强的老师。但有一次,她竟被我们气哭了。我记得很清楚,他的眼睛通红,但却有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跑出了教室。与平常不同,教室里静得出奇,几乎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接着,两个班长互相低声说了点儿什么,然后也慢慢走出了教室...
后来的几节英语课,老师仍每节课都准时出现,只是不像从前那么有激情了...
几天后,正巧是圣诞节。不知是谁发起的,买了棵圣诞树,装饰得挺漂亮,上面还挂了一个圣诞果,班里所有的人都在上面签了字,还附了一封信,由两个班长送到班主任办公室...
美好的初中生活,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他们将被我藏在心底,直到...永远...
鲁班怎么写鲁班鲁班鲁班 第3篇
船停了,我们踏上了潮湿的土地。原来这是有名的“海龟岛”,这个岛形似海龟,岛上有很多树、花、动物,真是美极了!爸爸和妈妈在一棵千年迎客松下铺了一棵很大的睡垫,他们在树下欣赏湖水,我和妹妹拿上手机和睡垫去岛上看看其他的景物。“哇!”妹妹张大了嘴巴,我顺着妹妹望着的地方看去,“哇!好一片红如烈火的红枫林呀!”我们把睡垫放在红枫树下,躺在睡垫上,从这个角度看红枫真是太美了,一片又一片的红枫从树上飘落,好似一团又一团的火,望着这形式扇子的“烈火”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很快,夜幕降临了,银白色的.夜光撒在大地上。突然,我眼前一亮,这一大片挺拔的松林,他们在黑暗中像一排又一排穿着铠甲的战士一样,守护着“海龟岛”。雾弟弟来了,它挡住了灯塔,盖住了小岛,迟迟不肯离开,好像一条条玉龙穿梭在人间。这圆圆的月亮被白云罩住了一部分,若隐若现,缭绕着月亮的白云也突然有了光彩。望着望着,我不禁朗诵起了这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呜——”船来了,我们收拾好了东西上了船。一路上,我把手伸进清凉的湖水中,回头恋恋不舍地看着“海龟岛”舍不得离开。虽然这美丽的岛慢慢地从我的视线范围中消失,但那些景却印在了我的心里。看着湖水中倒映着闪闪烁烁的灯光,听着远处传来的声声古乐,我被鲁班湖深深陶醉!
鲁班怎么写鲁班鲁班鲁班 第4篇
毕业前,我把旧书拿出来整理,看到一本本装订好的学习单,从字迹中,我看到自己六年来的变化,感觉是那么模糊,又好像似曾相识,让我不知不觉的跌进了记亿的深渊。
因为妈妈的关系,刚入学的我,对学校一点也不陌生,但是样子像极了木头人,下课时间就做在教室,哪里也不敢去。二年级的我已经知道下课先去上厕所,在去荡秋千,但是偶而会玩到四下无人,才知道要回教室。
三年级是加入武术队的第二年,在懵懂的情况,参加几次比赛和表演都得到大家的肯定,更提升了我对武术的热爱。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同学的妈妈很会做点心,所以我学到很多制作点心的方法,也品尝到“铜锣烧”、“姜饼屋”的美味等等,至今心中还浮现一道道香喷喷的甜点,让我不禁想流口水。
分班后的五年级是再次面临另一种心情的开始,因为这时的我们好像长大的更多,已经是学校的高年级。印象最深刻的是运动会的大队接力,在我们同心协力的合作 下,打进了强敌环伺的绝赛,最后夺得冠军。升上六年级后,我也成熟了不少,已经懂得做读书计划的重要性,凡事都能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近刚结束的园游会,是六年来最后一次,也是最精采的活动。那一天,大家在叫卖声、欢笑声及喧哗声,让心中的情绪“HIGH”到最高点。
六年即将过去了,虽然心里有百般不舍,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在这些日子里,我学会了适应新的环境,也学到了如何过团体生活,更知道如何关心週遭的人事物,也能适时的原谅别人。最后我将带着六年的“学习财富”及满满的祝福,展翅高飞。
鲁班怎么写鲁班鲁班鲁班 第5篇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能够读准字音,学会前音不拖,词儿连读,字正腔圆。重点理解“艄公、撑船、脚蹼”。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到读通句子,理解句意。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感受鲁班爱观察、善思考、勤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第四自然段。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看图猜人物
(1)中国古代有一个伟大发明家,受亭子的启发发明了伞;看到树叶的锯齿、虫子的利牙联想发明了锯子。
(2)(出示锯、墨斗、曲尺等工具)他一生还发明了许多工具,让人们工作、劳动起来更加省力。猜猜他是谁?
读读他的名字“鲁班”(词儿连读、读准边音)他就是人们常说木匠的祖师。
2、(出示:橹板),这里有个词读音和“鲁班”有些相似。(第三声读饱满)
看看偏旁,观字形明意思,橹板可能是什么做的?(正确,橹板是一种木头做的工具。谁来读读书中的这句话)
出示:人们把这种摇船的工具叫做“橹板”。 指名读
评价:读书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句子的意思,橹板是用来干什么的(手指“摇船”) 再读读(指名读)评价:我听明白了,橹板是一种摇船的工具。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鲁班和橹板)齐读课题
鲁班和橹板有什么关系?把书打开,听老师讲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双手捧书,书外斜)
2、同学们听得仔细,看得认真。让我们自己也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学生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词儿连读不拖音、连词成句读通顺)
3、故事读完了,你知道鲁班和橹板有什么关系?(鲁班发明了橹板)
4、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细细地读一读,想一想。
三、细读课文
1、鲁班是怎么想起来发明橹板的呢?个别读第一自然段。
■读得好,听出来了,老艄公(老船工)用竹篙撑船船很吃力。我们来感受一下。
读得不好,注意读清楚:鲁班看到谁在干什么?(个别再读)
■点拨
竹篙读读这个词——竹篙,看看字形就知道竹篙是什么做的?篙上面的竹字头表示……,下面表示读音。竹篙就是用竹竿做的撑船工具。
用竹篙撑船看“撑”字,左边是一只手(要用力),右边是手掌的掌(伸出右手),两只手握紧竹篙,用力抵到河底,用这个力量让船向前走。你们试着用手掌撑着桌子,让自己身体离开板凳撑一撑。什么感觉? (费力、很用力)老艄公撑一下,船向前走一点,
■难怪,老艄公用竹篙撑船……。(读词:十分吃力)等把船撑到……满头大汗(指着三点水,两个字里都有三点水,汗水真不少啊!)。
用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老艄公吃力撑船的画面。指名读。男生读。
2、看到这些,鲁班想——(引读)
(1)个别读——“有什么好办法……省力呢?”
■嗯,鲁班正在思考呢,读出了一种疑惑。
■注意这里还有一个小问号,鲁班正在思考呢。范读,再读读。个别读
(2)鲁班想得很投入,引读“两眼盯着”?
——生:一直地看
“盯”的左边一个“目”旁,右边就是一个形象的“钉子”。视线像被钉子钉在了船上,眼睛眨都不眨,……你能学学鲁班此时的神情吗?(生模仿……)
师点评:瞧,眼睛眨都不眨,而且还微微皱着眉头,就带着这样的神情读——---生:“有什么好办法……”
(注意点拨:是在心里“默默地想”啊,轻轻地,再读——)
听出来了,鲁班想找一个好办法,让人们驾驶起来更加省力
3、正在鲁班想的入神时,鲁班又看见……
■(图片)齐读课文
一群可爱的鸭子游过来,它们轻快地向前滑行。
■滑行,有水滑溜溜,滑冰,滑水,又轻又快地游过。靠什么?(出示脚蹼图)瞧,这就是鸭子的脚蹼,它们的脚趾间是有一层薄薄的皮膜连着的。
难怪鸭子能——(手指着引读)轻快地向前滑行。
■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这句话。(女生读:只见它们——滑行。)
4、鲁班出神地想着,
“出神”,就是第二自然段说到的两眼——盯着,默默地——想,发愣的样子。
忽然眼睛一亮,他……(想出办法来了)
读(有了灵感,再读)
■鲁班是怎么做的?个别读读第四小节。
■边读边画(一人读、一人协助老师画)
学生指图解释:削、上半截、下半截
削:用刀斜着把木棍削细,削薄。
■再读,把鲁班制作鲁班的过程读清楚。
5、橹板的效果怎样?(齐读)
我仿佛听到了艄公爷爷的笑声,男生读。省力就是……(吃力的反义词) 女生也来开心的读一读。
比较着读。
6、鲁班为人们发明出了这么省力的工具,所以(读第5节)。用鲁班的名字命名(橹板)
四、指导写字
1、手指操
2、写字要求
3、(出示:已)
“已”字就像一个趴着的娃娃,脑袋小小,身体长长,小手伸出来。
(范写)横折收收紧,竖弯钩伸伸长,竖弯钩里藏小圆。
4、(出示:安)
“安”字一个女子住在房子里,安定舒适,好像我们能干的妈妈。
(范写)女字长横稍稍拉长,像妈妈有力的臂膀托起我们的家。
5、(出示:等)
“等”古时候就是将官署里的竹简放整齐。(范写)竹字头两边不相同,左小右大。横画距相等,竖钩稍右偏。
板书设计:
鲁班和橹板
看竹篙撑吃力
盯想鸭子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找削橹板扁形省力快
鲁班怎么写鲁班鲁班鲁班 第6篇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第四自然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6.鲁班和橹板
看 竹篙 撑 吃力
盯 想鸭子 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找削 橹板 扁形 省力快
作业 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口述故事。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1. 板书:鲁班
介绍鲁班。
2.继续板书:和橹板(领读,指插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
二. 初读课文
1. 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2. 再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看哪写词语的意思你已经理解了。
3. 重点指导理解:吃力、对岸、盯着、扑通、安。
4. 认读要求只识不写的字词。
5. 各自试读课文。
三. 指导写字。
力岸已经盯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写字。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
1. 指名认读字词。
2. 朗读课文。
二. 精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思考:
(1) 鲁班造的橹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内容。
(2) 他怎么想到造橹板的?
a. 指名读第一、二段。讨论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 指名读第三、第四自然段,想想:鲁班怎么想到橹板的样式的?哪几个词告诉我们他看得很认真?
2. 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结:橹板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3. 练习概括各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轻轻读课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坐船—想—看鸭子拨水—做橹板—后人称呼)
4,练习口述《鲁班和橹板》的故事。
三. 作业
1. 朗读课文。
2. 口述故事。
3. 学习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第三课时
一. 指名认读生字词
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二.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程度
1. 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哪个句子、告诉我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2. 指名做“盯”的动作。用简笔画画出河两岸,要求指出“对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换个说法,怎么说?演示动作。
三. 各自想办法记住生字
指名学生说说各字的记法。
着重指导“安”的写法。
四. 总结谈话
1. 鲁班怎么发明橹板的?
2. 讲述故事《锯子是怎样发明的》
五. 作业
抄写生字。
鲁班怎么写鲁班鲁班鲁班 第7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 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学教程:
一、揭示课题
1、 你听爷爷奶奶讲过鲁班的故事吗?
2、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 认读生字:鲁、板。
二、整体感知
1、 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 认读文中18个生字。
3、 认读出现的生字词 。
4、 用手势告诉教师有几处自然段。
三、读文、探究、巩固识字。
1、 学习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
(2) 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 再读读。
(4) 巩固识字。
2、 学习第2自然段。
(1) 指名读。
(2) 指导读好问句。
(3) 做动作理解“盯”,“默默”。
(4) 巩固识字。
3、 学习第3自然段。
(1) 自由读。
(2) 出示课件:
(3) 巩固识字。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 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鲁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接着课文的第3自然段写鲁班看到鸭子用脚蹼拨水,这和鲁班找到好办法有什么关系呢?
二、继续读文,、巩固识字
1、学习第4自然段。
(1) 自由读,想想截的是什么?
(2) 再读读,画一画鲁班制作的工具。
(3) 课件出示,学生观察“鲁板”,说一说样子。
(4) 齐读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 巩固识字。
2、学习第3自然段。
(1) 齐读。
(2) 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启示。
三、指导书写
1、 自学生字的写法。
2、 交流并质疑 。
3、 示范、指导。
4、 描红、临写。
四、小结
五、教学后记:学生学会了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鲁班怎么写鲁班鲁班鲁班 第8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 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学教程:
一、揭示课题
1、 你听爷爷奶奶讲过鲁班的故事吗?
2、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 认读生字:鲁、板。
二、整体感知
1、 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 认读文中18个生字。
3、 认读出现的生字词。
4、 用手势告诉教师有几处自然段。
三、读文、探究、巩固识字。
1、 学习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
(2) 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 再读读。
(4) 巩固识字。
2、 学习第2自然段。
(1) 指名读。
(2) 指导读好问句。
(3) 做动作理解“盯”,“默默”。
(4) 巩固识字。
3、 学习第3自然段。
(1) 自由读。
(2) 出示课件:
(3) 巩固识字。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六、教学后记:圆和园会混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 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鲁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接着课文的第3自然段写鲁班看到鸭子用脚蹼拨水,这和鲁班找到好办法有什么关系呢?
二、继续读文,、巩固识字
1、学习第4自然段。
(1) 自由读,想想截的是什么?
(2) 再读读,画一画鲁班制作的工具。
(3) 课件出示,学生观察“鲁板”,说一说样子。
(4) 齐读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 巩固识字。
2、学习第3自然段。
(1) 齐读。
(2) 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启示。
三、指导书写
1、 自学生字的写法。
2、 交流并质疑。
3、 示范、指导。
4、 描红、临写。
四、小结
五、教学后记:学生学会了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鲁班怎么写鲁班鲁班鲁班 第9篇
现在,已经是2015年的12月份了。屈指一算,来到初中已经有三个月了,离别小学已有半年了。今天,我忍不住翻出“珍藏屋”里的小学毕业纪念册和同学录,看了看,眼泪直在眼睛里打转……
翻开纪念册第一页,我看到了小学的老师,他们微笑着,我便觉得他们那么美,那没帅!随后,翻开了我们班的那一页。我们班57名同学都微笑着,但他们心里,可能谁也不想和三年的同学、朋友分别吧!这是,我看到了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好姐妹,我们三站在一起,笑着,表面很轻松,心里谁又不好受。不知怎么,我想起了放假那天,也就是我们离别的日子,那天早上考完试,我的一个好姐妹送了我一张卡纸,上面写着:“我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即将离别,请不要难过,今天的离别是为了以后的相聚!我相信,等到了中学,我们依然会见面,我们依然做最好的姐妹。如果幸运,我们还能做三年的同学。我希望你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我的好妹妹!你要永远记住我。你的同学及朋友:×××。”那时我在睡午觉时看,看了以后,我的泪水快把枕头给浸湿了,我当时特别感动,我感觉我交对朋友了!之后,我也写了一张卡给她:“我的好姐姐,谢谢你在这三年里对我的照顾,虽说是在学校,但只要我有困难,你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的手,把我从深渊解救出来。我也相信,我两还会再见面,还做姐妹!”就这样,我们不情愿的分别了。放假第二天,我们同学组织同学聚会,但我却没看到好朋友的身影,我很失落,但我那天很开心,因为那天我得到了很多惊喜!
看完纪念册,我翻开了记录着同学们爱好等等很多东西。我特别注意的是同学们对我的看法和留言,看了以后,我依然是满满的感动,有的同学说,你很萌;有的同学说,你很可爱;还有的同学说,你是一个学习不一般的女子……同学们给我的留言也很多,希望你好好学习;以后我们我依然做姐妹;我不能忘记你,你也不能忘记我哟……我也非常感动!
记得在我生日那天,我收到了很多来自朋友,同学的问候,一句句“生日快乐”又让我眼泪哗哗直流,都过去那么久了,同学们依然记得我的生日,给我送上祝福。这件事我一定牢牢记在心上!
虽然现在我已经是个初中生了,已经离别小学了,但我依然是小学时那个活泼的我。小学六年,深深记忆在我脑海里,永远也无法抹去,就让这六年的时光,成为我的美好的回忆吧!
鲁班怎么写鲁班鲁班鲁班 第10篇
教材分析
《鲁班和橹板》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2课。它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而发明橹板的故事。课文叙事具体明白,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学生分析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及学习需求各不相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学过程 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即关注学生阅读“期待视野”。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整个活动过程 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并以“读”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的主线,力求让学生“以读求悟”,“读中见悟”,并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的意思。
3.通过朗读体会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教学流程
一、自读比较,导入 课题。
1.(出示鲁班人物像)猜猜看,他是谁?(板书:鲁班,生自读。)
【以“猜”激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儿童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
(板书:橹板,生自读。)
2.把上面两个词读一读,比一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与前一个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导入 课题有多种方法,这个课题由于“鲁”、“橹”同音不同形而产生一定的趣味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比较记忆有较大的优势,于是我就以字音字形的比较解题导入 ,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自读自悟,大胆质疑。
1.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2.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合作,交流初读成果。
师:你是怎样读这篇课文的?哪些字、词、句你是注意读的?课文的哪儿是问题的答案。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以同桌合作的形式大胆充分地与同伴交流,能更进一步地为自主学习引路搭桥。】
4.学生提出自己无法解决或有疑惑的问题。
(1)学生之间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回答。
(2)老师梳理学生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出示:①鲁班为什么要发明橹板?②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落实重点,合作交流。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鲁班为什么发明橹板呢?(生读第一、二自然段。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感受老艄公的“十分吃力”和“累得满头大汗”。)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多媒体画面展示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加上第三、四自然段的文字配音。)
(2)师:带着“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这个问题到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轻声读、大声读、默读,也可以与同桌一起读。
(3)小组合作,进一步读懂、读好第三、四自然段。
【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认识和知识,整个对话过程就会充满创造色彩。】
教师提出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边看图边读;可以读读课文,再学着动手做做(画图,剪纸,捏橡皮泥等),也可以边读边表演。
学生在小组内自选方法合作学习。
(4)交流小组学习方法、读书情况并随机指导。
各小组介绍、读书,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朗读充分感知第四自然段(结合画面)。
【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师暂不评价,而由学生评议。心理学家认为,延迟评价往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而过早地评价,无论是肯定或否定,都会抑制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证明学生已把自己融入到课堂中自主学习。】
(5)表演诵读第三、四自然段。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不但可以保持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促进感悟。】
(6)小结:人们就把鲁班发明的这种摇船工具叫做“橹板”。
四、课外延伸,构建联系。
师: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你知道鲁班还发明了什么?哪些工具也是受动物的启发而发明的?
课后,请小朋友收集鲁班或其他发明家的资料,也可以是其他仿生学的知识。
【素质教育除了课堂以外,还需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