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劝学怎么读(通用6篇)

个人学习 61 0

权劝学怎么读 第1篇

文言文孙权劝学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见往事耳

(3)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4)及鲁肃过寻阳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或以钱币乞之

B.炳烛之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D.结友而别少而好学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小题4:孙权与师旷均劝学成功,但劝学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推辞、推托了解戏弄到了……时候

小题2:(4分)A. C.

小题3:(4分)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吕蒙了。

②怎么有当臣子却戏弄他的.君主的呢?

小题4:(4分)要求联系文章内容说明观点。一个观点1分,分析1分。

答题要点: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注重实效;平等对话,坦率真诚,说清其中1个方面得1分。师旷委婉,巧妙设喻(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中古今异义的字词,比如“见”古义是“了解”,“及”是“到了……时候”。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以”皆为“用”,C项“为”皆为“做”。B项“之”一为“的”一为舒缓语气不译,D项“而”一作连词一作助词。

小题3:

试题分析:第一句,卿:对对方的爱称;才略:才能谋略;非:不;复:再。第二句,安:怎么;为:做;而:却;戏:戏弄;其:他的;君:君主。

小题4: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孙权是以事(自己的情况)劝学,师旷是用比喻的方法来劝学,要运用文中具体的情节来说明他们劝学的不同。

权劝学怎么读 第2篇

《孙权劝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当                     B.见往事耳(了解)涉猎(应当)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非复吴下阿蒙(收复)(好处)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孰若                 曾不若孀妻弱子孤

B.蒙乃             久而乃和始就学

C.卿今者             二者不可得兼才略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在乎山水之间也

11.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 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C.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3分)

译文: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9.D(应为再)

10.A(A项两个若均译为如或比得上;B项第一个乃译为于是,第二个乃译为才;C项第一个者附在时间词后,译为……的时候,第二个者附在数词后,译为个、样、种;D项第 一个乎是感叹语气,译为啊,第二个乎是介词,相当于于)

11.C(正面不正确,应为侧面)

12.(6分)

(1)(3分)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辞(托)。(辞翻译正确给1分,以……多务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正确给1分,译文表达通顺给1分)

(2)(3分)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 (岂治博士翻译正确给2分,译文表达通顺给1分)

权劝学怎么读 第3篇

《孙权劝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4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卿今当涂掌事()

③及鲁肃过寻阳()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小题2】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2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小题3】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小题4】阅读短文,结合实际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小题1】(1)推托(2)当道,当权(3)到(4)认清事物

【小题2】反问语气,感叹语气

【小题3】只当作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小题4】结合实际(1分)启示(1分)意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这几个词语均为该篇中的关键词语,也都是文言实词.其中"辞""过"和今天的意思相仿,注意理解即可."当涂"和"见事"则要在学习中积累.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个句子,根据其中的"岂邪"可知是反问句,应读反问语气.第二个句子根据其句子意思,及句末的"乎"可知是吕蒙感慨的话,应读出感叹语气.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但”“涉猎”‘耳’等。“但”是只,只是的意思,“涉猎”是粗略地阅读的意思,‘耳’是罢了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文中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读书,结果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从他的变化中可知,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才可能去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还可以看出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在拟答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可以是的自己的学习实际,也可以是身边人的学习实际.

权劝学怎么读 第4篇

荀子 这个词拼音: [xún zǐ] [释义] 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赵国人。

《荀子》原文带拼音如下:jūn zǐ yuē xué bù kě yǐ yǐ。qīng, qǔ zhī yú lán ér qīng yú lán;bīng, shuǐ wéi zhīér hán yú shuǐ。mù zhí zhòng shéng,róu yǐ wé ilún,qí qū。

权劝学怎么读 第5篇

关于《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文史大观园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宋代______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因宋神宗的_____的评价而得名。

2古代的经特指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等儒家经典作品。古代的博士指______.

3面对不同的对象,称呼不同,感情也不一样,请说说下列称谓所指对象及感情。

卿:对象:感情:

孤:对象:感情:

大兄:对象:感情:

二词汇万花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及鲁肃过寻阳

蒙乃始就学

2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见往事耳古义:今义: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今义:

3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三探究训练营

1翻译下列句子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孙权是怎样劝吕蒙的?为什么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言,而没有吕蒙的对话?

3鲁肃与吕蒙是如何对话的?为什么要详细交代?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什么深刻含义?

4请同学们写一则与学习有关的名言警句,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启示。

四拓展大舞台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事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工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丈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1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语境义:

沉睡:

心声:

2、本文题目是为你打开一扇门,门在本文的具体指什么?它有何特点?(用文中两个词回答)

答案:门具体指文学;特点是重要、神奇。

3为什么说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

4、文中划线句子,先从阐述阅读文学作品的益处;后从阐述不阅读文学作品的危害!最后得出的结论。从结构上说是形式。

5、文中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你也一定有这种体验,请你仿照下列句式,写两个句子,使其形成排比。

阅读《论语》,收获坦然自如的人生智慧;阅读______,收获________;阅读______,收获______。

权劝学怎么读 第6篇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5题。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粗的字。

(1)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了解,知道 (2)重新

2.积学修业的人分别了几天之后,就要重新擦擦眼睛,另眼相看,老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

3.原因:卿今当涂掌事。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掌握军队,事情多。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