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半怎么写 第1篇
那么我们想象当中,我们照着字帖这么去把它写出来,写的跟范本一样,那不就是获得了笔法了吗?你要这么想,可能还不太接触到临帖的核心。古人说临帖是临什么?临笔法动作。这个就很有意思了。临帖怎么就是临这个笔法动作?因为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个范本字帖其实是什么?是墨迹。书写完了之后,留下来的叫墨迹。
那么临帖临笔法动作是什么意思?书写过程中,毛笔在纸上面运动那个过程是什么样的,我们就需要想象了。你看到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等名家作品,你无法知道他的动作,所以你只能去揣测,不停地去揣测。所以书法临帖挺难的,因为你得去不停地通过你自己的脑补,复原当时书写的笔法动作。这有没有什么办法?当然也是有办法的,核心的问题是这个动作。
柳公权的“三”
欧阳询的“三”
比如说这两个“三”字,左边是柳公权的,右边是欧阳询的。现在让你去临,照着去临,你怎么临?你可以拿手指头比划一下,这个比划的过程当中,我就发现每个人比划的动作是不一样的。
篆书半怎么写 第2篇
我有一个朋友他前二三十年都没怎么练过书法,但他一直跟书法书画大家交往,然后突然有一天拿起毛笔来写,才写了一年,让我们周围的朋友大吃一惊。
你怎么能够写得这么不俗,这么有味道?就是因为他这么二三十年里头,都跟这些大家一起经常看古代书画作品有关,眼界上去了,出手就不凡了,所以我们经常说取法乎上。
也有些朋友会问我,方老师我最近发现我遇到了瓶颈,上不去了怎么办?我就跟他说,你先停几天,先别那么努力刻苦地去写,你先欣赏、听课,先看古代的那些大家的作品,先欣赏,心中有感觉了,再继续疯狂练习。你一直持续疯狂练习,埋头于书写实践,而不会去欣赏,你就找不到你的方向。
只对着范本字帖可能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叫熟视无睹或者叫视若未见。所以学习书法,首先是要学会欣赏,然后再到实践。
篆书半怎么写 第3篇
这是获得表达自我的工具
到底要不要临帖?我的朋友圈里面有很多练习书法的朋友,他们从来不临帖,每天创作,在朋友圈发一张——我今天又写出了一张得意之作了。我一开始还很好心,我说建议你能不能临一临帖,这样会进步大一点。后来发现建议无效,然后最终的结果是,去年的今天写的跟今年的今天写得没什么差别,只是熟练一点点而已,没有本质的变化,距离真正的书法艺术还是那么遥远。所以要不要临帖,我的主张是要临帖的。那么你可能反问我为什么要临帖,临帖是为了什么?
篆书半怎么写 第4篇
在临帖的过程当中,你就慢慢获得这个技能包了。有了这个技能包,你想怎么写,逐渐地就写不坏了。所以我们临帖,如果说你想着临帖就是像我们家的复印机那样,跟范本一模一样的复制,那么你就理解错了,你就永远获得不了这个技能包。你临帖是为了培养这些能力,最终是表现你自己,写你自己。
王羲之也临帖的,下面这幅作品米芾鉴定认为这是王羲之的临帖。临谁的呢?临三国魏时候的书法家钟繇的《墓田丙舍帖》。
宋米芾认为是王羲之临
钟繇《墓田丙舍帖》
我们现在觉得米芾的鉴定是有道理的,它确实像王羲之的风格。不仅如此,历史上的文献也确实有王羲之临前辈的书法帖这样一种文字记载,学习书法要临帖,不临帖很难入门。
篆书半怎么写 第5篇
我的那些朋友圈里从来不临帖的朋友,可能只是从心所欲,没有后面三个字。因为不知道规矩在哪里,不知道法则在哪里,只写他的。真正的高手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不违背书法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这条才是核心。但首先你得进入那个规律和法则,所以从心所欲之后自家的性情就呈现了。所以王铎的字,一开始自己的意义是严重不足的,到后来就完全是他自己,人跟字是融合在一起的。
所以怎么临,刚才我讲了笔法的问题,下面我再讲结构的问题。有没有一些规律性?也是有的。你要想入门,你不可能只考虑笔法,你还要考虑什么?考虑结构。笔法临的是动作,而不是形体的描画。动作对了之后,形体会接近,越来越接近,但不会像copy复印一样。你想着跟它一模一样,其实可能就陷入了描画。
结构什么意思?就是把一个字的点画,怎么去把它组合在一起。我们小时候用过田字格、米字格,就是告诉你横画写在什么地方,竖画写在什么位置,横画从这里起笔这里结束,竖画这里起笔这里结束。我们靠田字格解决什么问题呢?解决一个结构的问题。田字格解决不了笔法的问题,对吧?解决不了笔法,但它可以解决结构的问题,帮我们定位在什么地方起笔,什么地方结束。
所以我们小朋友从一年级语文课,老师就让他们拿着田字格抄生字。你会发现给他一个田字格跟没有田字格差别可大了,为什么?帮助我们解决结构的问题,这就是定位。我们没有去过一个陌生的地方怎么办?靠北斗导航系统定位,这是一个道理。
我们回到结构的问题上来。结构有些什么规律?你看比如说每一种书体都有它自己的规律,篆书的规律在哪里,在左右对称,有对称轴——从甲骨文开始,中国的汉字就走上了对称结构,有些是完全对称,有些是局部对称。所以我们找到了这个规律之后,写篆书怎么写?不能照着它画,要围绕着中轴线左右对称着去写它。对这个结构的规律把握了之后,你的书写、你的结构能力就会上升得非常的快。比如说篆书的结构还有布白要很匀称,你不能一会儿窄一会儿宽的,把握住这个规律,结构它就好看。
“盖”(篆书)
再比如说大家经常练的楷书,楷书的结构是什么?字势向右上方倾斜,同时重心又要平稳。楷书也讲究布白匀称,这些横的布白距离要几乎接近均等,不能一个很大一个很窄,这样就显得很局促,他就没有从容闲荡的美感了。
楷书的结构还有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八面拱心”——就是一个字,它的各个方向的笔画,最后面要感觉产生视觉上的一种聚焦于中心位置,也就是中宫。一旦八面拱心了以后,这个字就好像立起来了。没有八面拱心,所有的笔画没有聚在一起,这个字结构上下分离了,它散架了。
褚遂良《倪宽赞》
那么怎么临章法布局?比如说我们要写一个斋号,可以看看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怎么布局,如何让我们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同时又在意料之中,又觉得很合理不搞怪。整个作品它还是平衡的。书法是一种道,这里面就蕴含了中国的道的思想,这就是章法布局。
[清]伊秉绶 书